close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類癌=賈伯斯病大腸內視鏡早揪出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類癌,是癌症嗎?醫師指出,類癌又稱「神經內分泌腫瘤」,俗稱「賈伯斯病」,屬消化道腫瘤。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整體疾病的發生率,比12年前增加5倍,民眾千萬別輕忽。

詹仁豪醫師表示,類癌?是癌症嗎?是許多民眾共同的疑問。(圖片提供/斗六成大醫院)

斗六成大醫院一般外科詹仁豪醫師表示,或許一般人對類癌覺得很陌生,其實,在腸胃道腫瘤中,它的盛行率僅次於大腸癌,是胰臟癌的2倍;包括:知名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就是因為胰臟出現這種腫瘤、進而轉移肝臟惡化所致。

類癌症狀不明顯好發銀髮族

臨床上,類癌主要發生在60、70歲的老人家、女性,以及有家族病史者,是另外的危險因子。特別是,類癌細胞的生長較溫和緩慢,惡性程度不如常見的癌細胞,且沒有明顯症狀,以致大幅台北市政府信用貸款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基本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以低血糖、副甲狀腺或腦下垂體等分泌異常為多,但過去因為命名複雜分歧,且熱潮紅、腹瀉、心臟疾病、氣喘咳嗽等都可能為初期症狀,以致患者平均需5到7年才能確診,且有5成患者更於確診前,早已出現腫瘤轉移症狀。

手術切除為主存活率高

詹仁豪醫師強調,類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如果能在疾病早期發現,以手術去除病灶,根治機會很大;即便腫瘤已轉移,若能先切除部分腫瘤細胞,再輔以藥物治療(如體抑素類似物),也有助於症狀的控制,甚至延長存活時間。

一般而言,小於1公分以下的類癌,可以經由大腸鏡切除,或是局部切除,這些病人5年的存活率接近100%,而且不須接受任何的化學藥物治台中民間借款療,事實上,早期發現的類癌,治療的效果相當好。

類癌屬於消化道癌症,可藉由大腸內視鏡早期發現治療。

早期發現類癌內視鏡糾病因

但若是在1公分以上的類癌,就必須考慮細胞的分化程度,以及有無侵犯淋巴管或血管,在較惡性傾向的病人是必須接受一定範圍的大腸切除合併淋巴廓清手術。對於已經轉移的病人而言,預後是相當差。

尤其是類癌淋巴節轉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49%,至於已經遠端轉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只剩下26%。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很重要,若民眾對自己的症狀有所懷疑,一般可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揪出病因,並應與醫師討論一起面對病灶處理。

更多健康新聞:

避免癌症惡化復發基因檢測用藥更精準

驚!多吃紅肉13個恐怖醫學發現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新聞相關影音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類癌-賈伯斯病-大腸內視鏡早揪出-10520524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herma00 的頭像
    roseherma00

    好康特惠報

    roseherma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