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中國城市群規劃的四大隱憂

  城鎮化戰略塵埃落定,城市群被寄予厚望。最新消息稱,國傢新型城鎮化規劃很可能在春節後發佈。盡管規劃遲遲未能發佈,但城市群為主體這一方向早已確定。在此前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瞭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格局,逐步形成若幹城市群,而在發改委和國土資源部這兩大核心部委牽頭的規劃中,關於中國未來城市群的設想,引起瞭廣泛關註。為搶占政策先機,多地掀起瞭各種城市群和經濟圈的規劃熱潮。隨著地方兩會的召開,這一戰役更為白熱化。

  當下最流行、媒體廣泛報道的一種設想,是從三個層次推進中國城市群建設,一是已經建成的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代表的11個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設的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為代表的14個城市群,三是豫皖城市群為代表的7個潛在城市群。以這一設想所涉及到的省市數量來看,32個城市群幾乎涵蓋瞭中國大陸所有省市。據預計,屆時中國城市群人口將達8億,城市帶人口將達12億左右。

  如此宏大的計劃,確實振奮人心,不過細究之下,城市群戰略卻過於激進,筆者認為,未來或存在四大隱憂。

  "天女散花"模式缺少戰略重點

  事實上,在本次城市群規劃之前,中國的區域規劃就已經有冒進的勢頭。

  自2008年以來,中國先後將數十個區域規劃上升為國傢戰略,自珠三角一體化發展發軔,至海西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橫琴島總體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圖們江、黃河三角洲,乃至到2013年的鄱陽湖、皖江、海南國際旅遊島,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興、成渝經濟區等,從東至西,從南到北,幾乎全在國傢發展戰略的棋局之中。

  優先發展東部沿海,然後輻射到中西部,與"先富帶動後富"相對應的是中國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歷滄桑巨變,實現瞭狂飆突起式崛起,亦凸現瞭一些初具實力的經濟區域,如早年的珠江三角、長江三角,而在這些區域,也崛起瞭代表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北上廣深。特別是珠三角的崛起,帶動瞭中國經濟的整體騰飛。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三十年間,國傢性發展戰略的出臺非常有限,而近幾年卻突然新竹市銀行信貸條件如天女散花般到處飛舞。大躍進式的區域規劃,將對中國未來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如本次的城市群戰略規劃亦是如此,若突然之間就推出32個,則覆蓋瞭除港澳臺之外的所有省市。

  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包括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的逐步確立,其時間跨度大,空間距離亦廣闊。如,以行政性區域振興計劃而言,從深圳在70年代末設立特區,到90年代初的浦東開放,以及到21世紀之後的天津濱海新區,中間間隔均有十餘年,如此,每一個國傢戰略,中央政府都可集中全國物力財力,進行重點投入,並且可以有針對性研究一些優惠政策。如,深圳特區更多獲得政策創新支持,而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則獲得瞭財政支持以及中央企業的傾斜。以自由式區域發展規劃而言,珠三角戰略、長三角戰略更是跨度巨大,並且經過瞭長期的積累與磨合。

  由於優勢的集中,以及開發周期的漫長,中國前期的國傢級區域規劃,最後都形成瞭區域性的經濟中心。30年前是將優惠政策和資源向沿海地區傾斜,這種優惠是特殊的、定向的、集中的;而若一下出臺數十個城市群戰略,則更像是天女散花,各個城市群雨露均沾,均難以獲得特殊照顧。而這種大面積的"優惠政策",可能使各自的優勢抵消,隻有相對意義沒有絕對意義。

  欲成大器,必有相當的耐心,而相關部門對國傢性的區域發展規劃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足見發展之急迫,但卻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現實。要實現長久發展,必須兼備遠見與毅力。

  因此,筆者認為,為長久計,國傢還是需要確定戰略重點,從局部突破,再逐步推進。比如,下一步重點扶持中部城市,國傢已確認5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不再批城市用地,在東部大城市未來註重提高內涵與質量的同時,免保人免證明貸款全省皆可處理中部廣大的中等城市仍有擴張空間。

  同質化競爭或難以避免

  天女散花式的國傢規劃,有其天生的局限。而從集中優勢,到分散優勢,從有限區域到全國普惠,造成的重復競爭,亦致使一些地方面臨對資源、政策更為劇烈的競爭。

  本次的城市群戰略規劃,基本每個省都有份,實際上這些規劃中,隻有少數是國傢真正規劃,而多數則是一些省市自行規劃,通過運作上升到國傢戰略層面。

  幾乎每個省份都有"國傢戰略",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在有些地方之間,造成瞭短兵相接式的競爭。如2009年12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之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亦於2010年1月12日通過。雖然這兩個國傢級規劃,一個被冠以承接產業轉移之名,一個被冠以生態經濟之名,但由於兩者地理上過於接近,而在功能與使命方面有部分重疊,必然導致安徽與江西未來的劇烈競爭。

  在32個城市群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直接競爭對手。如在第一個層級的城市群中,長江中遊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未來將爭奪中部崛起的龍頭。在建的系列城市群,如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等這幾個城市群產業結構類似,在爭奪東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將成為直接競爭對手。而在潛在城市群中,豫皖城市群與鄂豫城市群將成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近年來,湖北和河南均表示自己是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均要成為中部崛起的龍頭,不僅其核心區的中三角與中原經濟區成為競爭對手,連涉及到其邊緣崛起的大別山振興計劃亦將成為直接競爭對手,豫皖城市群與鄂豫城市群誰先成為國傢戰略,關系到湖北與河南崛起中誰可得到更多國傢扶持。

  中國的同質化競爭,微處是產業同質化,而在宏觀方面,則是城市乃至城市群發展的同質化。眾多發展程度類似、地域相近、資源稟賦類似的地方同時構建城市群,同時上升為國傢戰略,奉行類似的發展戰略,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內耗。

  因此,筆者認為,為避免同質化競爭,一是需在規劃之時就確立重點,二是建立跨區域的協調機制非常重要,尤其是類似鄂豫城市群這種跨省經濟區更需協調。此外,產業的協同與錯位競爭,非常重要。

  城市群不可濫竽充數拔苗助長

  陽光普照,人人有份。雖然本次的城市群規劃照顧瞭各地求發展的訴求,但卻存在嚴重的拉郎配、充數字的弊端。

  在有關城市群的各項指標中,首要的一項是人口密度。法國地理學傢簡·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城市群人口應在2500萬人以上,國內則有學者提出2000萬人的標準。如果以此為標準,則中國的32個城市群中,有一半將不達標。

  其次是經濟密度。國內有學者認為,城市群的經濟密度應大於每平方公裡500萬元,由此,中國的多數在建城市群,以及潛在城市群,將不夠格。尤其是一些西部城市群,如蘭州城市群、銀川城市群、拉薩城市群等,是典型的地廣人稀,單位產出低下,是否適合建成城市群,值得疑問。

  其三是核心城市與外界的密切聯系,以及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交通網絡。在7個潛在城市群中,這一問題更為明顯。豫皖城市群與鄂豫城市群本來是振興大別山區的重要抓手,一直以來,中部崛起不能形成合力,根源就在於在中部崛起的最中部地區,亦是鄂豫皖三省之間出現瞭一個巨大的塌陷,而這一塌陷的形成很大原因就在於交通不暢,而這一大短板,在短期內很難彌補,兩大城市群的出籠過於理想主義。長江中遊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目前還處於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階段,尚且未能完成崛起,豫皖城市群與鄂豫城市群的設立,似為時過早。

  不僅國傢規劃32個城市群過多,各個地方亦在國傢城市群規劃帶動下,推出瞭省內城市群計劃,如山東提出"五位一體"總佈局,打造南承滬寧、北聯京津、東接半島、西啟黃河中上遊的樞紐型城市群;黑龍江亦要打造以牡丹江和佳木斯為兩極,雞西、雙鴨山、七臺河、鶴崗為支撐的東部城市群。

  城市群的發展,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產物,絕不可拔苗助長,等相關城市的經濟總量、人口規模等硬件,以及管理水平等軟件兼備,方才可逐步形成城市群。

  去行政化幹預迫在眉睫

  中國經濟的特點,是既具備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同時,權力對於經濟的幹預亦很大,實行的強政府與強市場的模式,與西方的強市場弱政府模式不同。

  在城市群的形成過程中,市場與權力的兩大力量,亦是交替出現。珠三角與長三角成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兩級,大傢公認是市場經濟造就的奇跡,但如果改革開放之初國傢不選擇珠三角作為改革突破口,亦很難說當下珠三角就可以率先崛起。

  在當下的城市群中,已經出現的一些問題,如產業不協同,國傢對於不同城市群的扶持力度的差異等,均與權力幹預有關。

  關於誰是中國經濟的第四級,湖北與重慶、河南爭奪激烈。湖北捆綁長江中遊城市群,向國傢申請明確武漢國傢中心城市定位,而重慶則捆綁四川,推出成渝城市群,一個直轄市和一個大省組合,河南則聯合河北、安徽部分城市,將中原城市群進行擴容。到底誰可率先勝出?目前,國傢方面並未明確表態,這是一個好事,一旦表態,就會出現傾力扶持一個地方、而忽視其他地方的局面。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崛起,爭議不大,但京津冀的崛起,卻爭議巨大,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北京和繼起的天津濱海新區得到瞭國傢太多的扶助,而這對其他地方是不公平的。用國傢巨大財力砸出來的繁榮,和自我生長、具有造血功能的繁榮,有本質的區別。

  未來的城市群急需打破權力主導的體系,讓市場起到決定性作用。

  羅天昊(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

新聞來源http://qd.house.sina.com.cn/news/2014-01-29/0957259687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herma00 的頭像
    roseherma00

    好康特惠報

    roseherma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